您的位置:首页 > 综合治理 >
西区:聚焦“三化”提升 绘就基层治理新风貌
www.sq.panzhihuapeace.gov.cn 】 【 2025-10-20 08:52:14 】 【 来源:法治攀枝花

  小区依法理省级试点工作开展以来,市各试点小区所在县(区)通过搭建法台、聚合多元力量、优化运行机制等举措,探索务实管用的依法理路径,有效提升了基层理现代化水。现刊发西区经验,供学借鉴。

  

  自小区依法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,西区紧扣“网格化筑基、集约化赋能、法化提质”三大主线,将法元素融入理肌理、法力量下沉理末梢、法资源激活理动能,金沙西苑小区物业费收取率从30%跃至87%,实现“决策依规、办事循法、纠纷化解、邻里守约”的良好社区理新局面。

  

微信图片_2025-10-17_090652_673.jpg


  建引领融合“网格化”织密理体系

  

  织密组织网络,夯实理根基。按楼栋组建个小区支部,创新推广“支部建在楼栋、小组建到单元、员联系服务住户”三级联动机制,构建“社区委统领、网格支部支撑、楼栋小组延伸、报到员冲锋”的立体化服务体系。通过张贴“员身份亮化公牌”,实现984户居民“户户有对接、家家况明”,形成“在格中走、事在网中办”的理闭环。

  

  创新议事台,激活自动能。构建小区支部、业主委员会、物业服务企业、群议事会“位一体”理模式,建立社区书记牵头、步议事贯穿的民主决策机制。通过“群问事集民意、群策群议谋良方、民主定事明方向、承诺办事见实效、流程公强监督、群众评事验成效”闭环流程,累计召开议事会15场次,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个,推动15名员下沉网格开展“红色代办”服务,实现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。

  

  延伸服务触角,织牢保障网络。建立“网格化+铁脚板”服务模式,组建员先锋队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完成特殊群体建档立卡26,实施“线上微服务+线下零距离”双轨运行。通过300余次政策宣讲、40余次入户帮扶,构建起“10分钟服务响应圈”,让旗在理末梢高高飘扬。

  

  多元共增效“集约化”整合服务力量

  

  五级联动破壁垒,三互联促协同。构建“部门+社区委+业主委员会+物业+员代表”五级联动工作体系,依托业主委员会、监督委员会及物业公联席会议等制度,创新实施“资源互联、优势互补、服务互动”的三互机制和“思想联建、事务联办、品质联创、物业联管”的联模式。实施资源共通、难题共解、文明共创、活动共办、发展共商“五共”机制破解理顽,新增便民设施5项、停车位52个,实现理资源从“物理整合”到“化学融合”的质变。

  

  法赋能强监督,倒逼机制促提升。推行“业主圆桌派+法理大家谈”双轨议事模式,制定物业“权责清单”和退出预警机制,以法刚性倒逼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和规范管理,推动解决小区长期存在的停车难、财务管理不透明、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历史遗留问题5项,实现物业费收缴率同比提升23.43%,投诉率下降63.64%,形成可复制的基层理创新样本。

  

  试点创建树标杆,集约服务提质效。以小区依法理试点工作为契机,联合区委组织部、区委社工部、区住建局等部门,分期投入300万元对小区排水管道、绿化、居民活动场等进行改造升级,全面改善居民居住环境。

  

微信图片_2025-10-17_090658_441.jpg


  矛盾深入化解“法化”提升理水

  

  阵建设强根基,法文化润民心。以建引领综合理为核心理念,建成法律服务之家、法长廊、法广场,设置集普法宣传、法律服务、便民服务、问卷调研为一体的多功能指引牌,配套植入网上服务台二维码及24小时服务热线,实现法律服务“码可及”、法律宣传“随处可见”,持续夯实小区理法化根基。

  

  三说会堂筑防线,多元解纷促和谐。发挥“三说会堂”维护社会稳定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,将法律服务之家作为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,推动社区法律顾问和其他法律服务员下沉小区,定期提供法律咨询解答、法律援助、民调解、公证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试点工作以来,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8起,调解成功率达100%,实现“小事不出楼栋、大事不出社区”的理目标。

  

  普法矩阵全覆盖,依法理见实效。培育“法律明白”5名、“法带头”1名,组建普法宣讲团,开展“民法典进家庭”“法夜市”等特色普法活动20余场次,发放《小区依法理办事指南》、民法典宣传手册等普法产品1000余份,覆盖居民2000余次,推动形成“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”的法新风尚。

编辑:景文军
攀枝花西区长安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