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案件直击 >
拒不履行法院判决,攀枝花一男子被判刑
www.sq.panzhihuapeace.gov.cn 】 【 2025-08-21 08:54:59 】 【 来源: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

  民间借贷,本是亲友间解急纾困的温暖纽带,依托的是诚信,维系的是情谊。但总有少数人,借钱时信誓旦旦,还款时却百般拖延,甚至试图隐瞒财产、逃避义务。近日,西区法院审结的一起拒执罪案件,为所有试图逃避法律责任的人敲响警钟:司法权威不容挑战,任何企图隐瞒财产、规避执行的行为,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
  

  据了解,李大姐(化名)曾借给易小弟(化名)71000元,后因还款问题产生纠纷。李大姐诉至法院后,经调解,双方达成协议:易小弟需在三个月内一次性归还借款。然而,到期后易小弟并未履行义务。李大姐申请执行后,法院当日便向易小弟送达了执行裁定书、执行通知书、报告财产令及限制消费令,要求其如实申报财产。但易小弟却隐瞒了微信中的交易情况,未如实报告财产。法院因此以虚假报告财产为由,对其作出15日拘留决定。即便如此,易小弟仍拒不执行判决,未支付所欠款项,最终被提起公诉。

  

  法院经审理认为,易小弟对法院生效裁判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,情节严重,其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。另查明,易小弟经民警电话通知后主动到案,如实供述犯罪事实,构成自首,依法可从轻或减轻处罚;其当庭自愿认罪认罚,可依法从宽处理;且系初犯,可酌情从轻处罚。最终,法院判处易小弟拘役二个月。

  

  民间借贷立于诚信,如实申报财产是每一个被执行人的法定义务。隐藏微信、支付宝等电子交易记录,不仅是对司法程序的公然漠视,更是对诚信底线的挑战。拒不履行生效判决,不仅会被列入失信名单,还将面临限制高消费、出行受阻等措施,情节严重的更将构成犯罪,承担刑事责任。一旦因拒执罪被判刑,便会留下犯罪记录,不仅个人征信和社会评价受损,还可能直接影响子女今后的升学、就业等重要机会。请所有被执行人清醒认识到:逃避执行绝不是出路,主动履行才是正途。侥幸心理,代价沉重!

编辑:景文军
攀枝花西区长安网版权所有